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94节 (第3/6页)
他们仔细想想觉得很有道理,最顶尖材料的研究成果,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换做是王浩根本就不在乎。 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基本材料,包括β铁、α钨、α硅、α氢……等等,都是王浩带领团队研究出来的,最后的致密材料制造过程,也是王浩的湮灭力场实验组完成的。 现在的成果也只是应用材料研究。 王浩则是研究新元素、新物质以及新技术,做的都是国际最尖端科学领域的工作。 只能说,他们和王浩的差距太大,根本不在一个次元级别上。 …… 抗中子冲击的抗压隔热材料,就是核聚变设计的材料难关中,难度最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研究。 半个月以后,金属材料实验室基本确定‘β铁钨-003’符合要求。 之所以说‘基本确定’,是因为后续还要做检测,材料寿命的检测可不是半个月能完成的。 他们必须持续性的给与压力,来测定‘β铁钨-003’的承受力和使用寿命。 这关系到点火持续时间。 虽然核聚变设备可以‘熄火暂停’,中途也肯定有‘填装材料’等方面的需求,但内层隔热材料更换可不容易。 那不是暂停几天能完成的。 不管怎么说,‘β铁钨-003’最低也能成为‘内层材料的解决方案’,到此材料方向的大难关都被攻克,剩下的一些小的材料需求,都是可以替代解决的,研究也相对容易一些。 当研究成果向上提交后,徐老师马上就联系了王浩,谈了一下核聚变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