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31节 (第1/5页)

    其中的控制把握是最关键的。

    如果反应强度高过了临界线,就可能冲击装置内部的抗压材料,内部材料失效的后果很严重,再进一步还有一层强湮灭力场薄层保护,但强湮灭力场能吸收的能量是有限的,只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而已。

    强度过高,会让装置瞬间损坏。

    反之,强度低过标准线,反应就不能持续进行,也就是强度会逐渐减弱。

    这种情况控制要容易一些,理论上可以用f射线进行点火,也等于是建立了新的反应循环。

    王浩和其他人一起,论证了反应持续的多种可能性,并做好了对应的预案,来保证持续反应实验能够取得成功。

    三天后。

    持续反应实验正式开始。

    王浩被劝阻远离工程基地,但他还是决定待在防空洞里,近距离的把控实验第一手数据。

    最开始,难度是最高的。

    最开始的点火会制造高强度的反应,装置能够承受第一波的爆发,那么后续就大概率能持续下去。

    反之装置内部被冲击出现问题,就还需要找问题重新加固。

    持续反应实验负责人是王烨。

    王烨身在第一线指挥,和反应装置只跟着防护钢板,可以说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工作了。

    当一切准备就绪以后,王烨硬咬着牙喊出两个字——

    “点火!”

    刘云利的f射线组收到信息,马上释放了f射线对核聚变装置进行远程点火。

    那一瞬间——

    有人咬紧牙关。

    有人拧着眉头等待着。

    有人紧张的捂住了耳朵,也不知道是担心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