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62节 (第2/5页)
” “即便现在只是进行论证,也是唯一了……” 之前国际上有过很多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学术会议,但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会发起进入核聚变项目论证。 两者的阶段完全不同。 学术会议就只是讨论相关的技术。 大部分研究都是从讨论开始的,积累了足够多的技术和理论基础以后,再由个人、机构或国家牵头,并寻找足够多的投资赞助才能开启研究。 可控核聚变技术进入论证阶段也很不容易,因为牵扯的技术实在太多了,真正进入到项目中,投入的经费也是海量的。 这种研究要以举国之力来完成。 国际上的舆论多数还是不看好研究的,主要感觉核聚变技术太高端,不是近年能够掌握的。 核聚变研究被认为是百年项目。 有科学家就曾经表示说,“如果人类能够在21世纪内,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速度就已经相当快了。” “想要完成控制核聚变,我们还有很多未攻克的领域。” “从材料到设计,从设计到技术,即便只是讨论,都有很多无法想到解决方案的问题。” 这也是舆论的主流论调。 不过国际舆论并没有影响到核聚变的论证项目,因为国家是真正投入经费去进行论证研究的。 个人以及参与的机构,也只是负责自己领域的研究,他们拿到了经费,自然也希望能有成果。 同时,有些人还有了信心。 比如,汪百川的团队。 他们最开始对于核聚变的研究也没有信心,但后来了解了最新型的点火技术以后,忽然觉得控制核聚变是有可能实现的。 汪百川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