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72节 (第1/6页)

    同时,核聚变研究也是战略性的。

    有了核聚变提供电力能源支持,再加上很多交通工具都变成了电力驱动,能源上就形成了闭环,国内再也不用依赖进口化石能源。

    另外,很多人谈论的就是王浩了。

    项目的总设计师就是王浩,也正是因为王浩负责项目,就有很多人开始期待起来。

    这就是王浩的个人影响力。

    “王浩大神做什么都能成功,过去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项目没有王浩,我一定不看好,但是王浩担任总设计师,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王浩大神一直在创造奇迹,希望这次也能够创造奇迹。”

    “传奇人物负责项目,还担心什么?”

    “……”

    与此同时,舆论上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就像是一些记者的提问,即便项目进入了设计阶段,但设计和制造又需要多久呢?

    设计,需要时间。

    设计审核,需要时间。

    立项制造,需要时间。

    即便是完成了制造,装置再去实验、调试、完善,需要的时间就更加庞大了。

    很多研究工程类项目都是如此。

    比如,国内的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立项、设计、制造加在一起也只有几年时间,但后续的调试、完善,花费了近十年时间,随后才能大规模生产并装配到战斗机上。

    那么核聚变装置的制造调试完善需要多久?

    航空发动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