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0 (第4/4页)
引发的惨案更远远甚于他那残缺的短文。 刚知道灵书是怎么回事时, 程尘不过是事不关己地感叹一声, 蒲公有多少有趣的故事未见天日,大蓝星的人们没眼福,心里未必没有窃喜自己有发挥余地的小心思。 历经波折之余,更是靠着蒲公的遗作救了自己一条小命,程尘下定决心要弥补这个世界蒲公的遗憾, 借中秋“文汇集”的好机会,让老先生的名著“重见天日”,得以补全。 与陶渊明等“不知名先贤”可以任程尘瞎掰“先贤残篇”不同,蒲老先生在此界历史上小有名气,文章脉络和数量一清二楚,想再弄出些“蒲公遗作”, 这个cao作难度就略大。 好在华国的文物、埋藏物等相关法律比较“配合”。 与种花家不同的是,华国合法得到的(并非盗墓等非法手段)埋藏物,如果原来属于“无主”之物,排除直系后人继承可能后,是承认发现者私人所有权以及土地所有人部分利益占有的,并不是埋藏物一律归国家所有。 当然珍贵的文物仍然有“国籍”,不经允许绝不许流出国境外。 蒲公遇难的那个山坳坳,荒僻得一塌糊涂,本人又根本没直系后人。 所以么……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镇国安大师在蒲公遇难遗址悼念时,偶然发现了“蒲公遗作残篇”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又让人扼腕的文坛盛事啊!给国家补上点“发现费”,遗作自然就大师笑纳珍藏了。 然后,我水蓝星人民就有福了,蒲公经安大师补全后,再现人间! 你说这本“遗作”存疑?镇国安大师都深信不疑,全力补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