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30 (第1/4页)
,就在宫正司里头培训呢。” 元春道:“那些丫头最高出身是七品县令,有些还是寻常百姓,虽然高祖提倡联姻民间,多少人不乐意呢?” 荣亲王妃说了一个名字,这人元春也认得,竟然是一翰林之女。 这个翰林虽然贫寒,却并非是一般的农耕之家出身,乃是前朝名儒李家的后代,只是当初李家受到战争祸乱,身死道消,家业凋零。 这个李沛乃是李家四代孙,三十六岁才转运,靠着母亲媳妇纺织绣花考上了二甲进士。 这人之所以官儿小却让人敬佩,却是她富贵不弃糟糠。 江南富商十万银子的嫁妆做二房,他没答应。 而今也是靠着媳妇种菜帮助家里。 这人不仅品德好,还十分拥护太后改革,提高女子社会地位。 她母亲养活他不容易,他老婆供养她更是辛辛苦苦。 他女儿李秀娥便是在她的支持下,报考了女子太学,他本人也找到贾琮,愿意去女子太学义务教学。 元春就笑:“哎哟,我还行借你的威名,没想到你一来就把我手下的干将偷跑了,这位李秀娥我快渴死很看中,知书达理,还通晓民间疾苦,对女子十分同情,并且愿意帮着她们,我预备培养她接替林黛玉的职务,毕竟黛玉过三年要回家生子,这是我与贾府的承诺。” 李秀娥只有十四岁,三年后十七岁正好一用。这丫头的志向是二十岁嫁人,她爹还同意了。 荣亲王妃蹙眉:“竟有这事儿,好容易看见一个顺眼的姑娘,三年后再任职三年,我们水潡就二十五了,这婚事太晚了?” 元春笑看荣亲王妃:“是啊,谁让你看上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