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_第22章 排队排出来的生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排队排出来的生意 (第2/4页)

的工作人员对这样的情况早已见怪不怪,淡定自若的应对着。

    林为民一行人昨天排队排的早,几乎是第一波冲进书店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学习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从50年代起,每到周末,燕京的各大书店总会挤满了买书的人。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到书店去买书就和买油糖米面一样,都需要隔着厚厚的柜台,经常是伸长了脖子也看不清书名和作者的姓名,只能让售货员帮着取书。

    书店的售货员最怕没想好买什么书的人,他们只能一本一本的拿书让人选,也说不清取哪一本好,非常不方便。

    那时候的购书程序是顾客先到柜台选书,选完了书在去找收款台付钱开票,然后再到柜台取书,程序繁琐。

    到了1978年,为了方便读者们选购图书,燕京的新华书店开始在门市部实行开架售书,读者可以直接从书架、书柜取书翻阅和选购。

    这种售书方法立刻受到读者欢迎。一个月后,不少门市部的图书销售额就增长了1倍。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有一些书店的开架售书就又改回了闭架售书。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开架售书的折损成本太高,自从改成开架售书,书店的图书污损、丢失大量发生。

    好在,王府井书店作为燕京最大、全国最大,也是新华书店最具代表性的书店,一直将开架售书的政策贯彻了下来,仍旧保持着开架售书。

    林为民几人一窝蜂的冲进书店,直直的奔向文学书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