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8 (第1/4页)
不好的,甚至让工部那群人连声称妙,拉着前来解答疑问的太子聊个不停。 一向最死板不过的工部尚书更是对他赞赏有加,一心只有他那些大头兵看不起文臣的大将军想着请他一起喝酒,就连嘴里蹦不出几句好话的户部尚书也难得对太子说不出一个不好——毕竟这儿子献上的方子让整个国库都充盈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 就连有些文臣也对他的表现十分欣赏。朝廷上几个历经两朝的老臣看太子的目光, 就像是当年看自己父皇的目光一样——要知道他父皇一生励精图治,不仅平定了天下,拓宽了国土, 还让大部分的百姓安居乐业, 史官的记载中父皇甚至能和千古一帝乡媲美。 可是他呢?皇帝挥挥手让报告的人离开, 有些头疼地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他父皇当初就评价他开拓不成守业有余,他上位这十几年来也的确像是父皇说的那样,只能兢兢业业地维持着整个国家的运行。 他不会掏空本就空虚的国库,却没办法把它填满;他不会丢失父皇打下的疆土,却无法驱逐频来sao扰的蛮夷。但这一切他做不到的,这个儿子都做到了。 皇上随手拿起一本奏折,发现上面又是对太子和太子妃的称赞。 —— 是了,太子妃建立了善堂,还亲自到京郊施粥。在江南出现洪灾的时候提出了十分有用的赈灾建议,现在在民间一样是声望不低。 可是他根本不能说什么不好的地方:每一件能让国家更好发展的东西,太子都直接献给他;当初太子妃建立善堂的时候也试图拉拢皇后入伙,让对方牵头;但当图纸或建议出现了问题时,他和皇后都不得不返身寻求太子和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