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5章 阿拉伯数字,相得益彰 (第2/4页)
用于表示分、寸的星改成了长短横线,其次是增加了一个毫的刻度,再者就是比原本的尺子上多了一些符号。 而正是这些符号,让徐光启三人惊异。 袁可立看着纸上的样式,疑惑道:“徐院长,这些符号可是有什么说法?” “还真是有些来头!” 接过纸张后,徐光启提笔在另一张白纸上将符号重新写了一遍,更容易让众人看清楚。 “诸位,这些符号,称之为天竺数字,现在叫阿拉伯数字,大约在唐朝的时候,这些数字随着佛学东渐曾传入过大唐, 但并未被当时的书写方式所接纳,一直未流传,我也只是在一些古籍中看到过记录, 而后大约在南宋的时候,伊斯兰教又将这些数字带入中原,但又没有成功, 这几年西方一些国家到了大明周边,我们这些受过西洋学的人接触,也翻译了一些西方的算学著作, 因为大明没有推广,怕看不懂,也是将这种数字改成了汉字数字,没想到陛下将这种数字放在了尺子上。” 徐光启说完又在纸上将阿拉伯对应的数字标上了汉字的一、二、三等以及大写的壹、贰、叁等等,众人看的一目了然。 听了徐光启的解释,众人恍然大悟。 崇祯放下茶杯,淡淡道:“启用阿拉伯数字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数字具有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的特点。 诸位也看到了,火器、工业的研究,对数字的使用很大, 还有很多的计算,再使用汉字数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