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七章夷陵之战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夷陵之战① (第2/4页)

岭难过,从古至今也才一个韩信,还因汉水未改道才成功。从诸葛北伐之后,政权入蜀,如同瓮中之鳖,存在时间就看什么时候有中原政权一统。因此荆州的作战的重要度在某种方面上重于益州。

    其四,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刘备,为了向天下人彰显刘氏为天下主的政治问题,刘备必须有所表示。

    刘禅继续思索夷陵之战后整个三国连锁反应。

    首先,曹丕虽然得到一统天下的机会,但是曹丕个人能力志大才疏,若听刘晔趁机攻吴之言那有后面三国鼎立之势。

    《刘晔传引傅子》: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承其衅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国之兵,二则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权善用兵,见策知变,其计必出於此。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wap..OrG

    曹丕不听,夷陵之战后,曹丕攻吴,刘晔又劝:“东吴得胜众志成城,南征必难成功。”曹丕不听大败而归。

    《刘晔传》:“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

    曹丕可谓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