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剑道_第633章 鹤殇典故,不请自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3章 鹤殇典故,不请自入 (第2/5页)

灯浸染了的夜色,向李掌柜拱手笑道:“尊驾当真雷厉风行,在下钦佩之至。敢问高姓大名?”

    李掌柜却谈性大减,已然站起身来,掸了掸衣袍双袖,转身往后堂踱去:“我去厨下盯一会子,几位稍坐便可。”

    说罢转过一道屏风,便不见了人影。

    数息间、便有伙计自屏风转出,手里端着烹好的茶汤并几样果饼。伙计手脚从容,将茶汤给四人分了、才躬身退去。四人正候菜无聊,当下也不客气,抓了果饼、就着茶汤,徐徐吃嚼起来。

    约莫小半炷香后,八珍馆外一声马嘶。四人齐齐瞧去,却见之前那伶俐伙计已勒停马头,抬腿跃下,双手分别提着一只三彩瓷酒瓨,快步奔入堂中。

    人尚未至,酒香却已自瓨口溢出。杨朝夕长吸了口气,不禁赞道:“重帘不卷留香久,果然是鹤殇酒!”

    覃清亦是懂酒之人,当即掉起书袋,讲起“鹤殇酒”的典故来:

    却是大魏年间,洛阳城中有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时值盛夏六月,城中暑热蒸腾,白堕将新酿之酒贮于罂中,放在烈日下暴晒。一直晒了十天,开罂盛酒一尝,其香味竟无减损!有人贪杯而醉,足足睡了一个月都不曾醒来。

    当时洛阳城中达官勋贵,多有离开本郡、去蕃地游历的,皆携白堕所酿美酒而往,以作馈赠之礼。传播最远处,距洛阳超过千里之程。因这酒声名远播,仿若驾鹤千里,故时人皆称之为“鹤殇酒”。粗鄙之人,则呼之为“骑驴酒”。

    永熙年间,南青州刺史毛鸿宾曾携数坛“鹤殇酒”前往蕃地。半路撞上剪径的强盗,将数坛“鹤殇酒”尽数抢去,开坛畅饮起来。谁料这酒后劲极大,群盗饮罢皆醉、不省人事,当场被毛鸿宾府中仆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