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节 (第2/5页)

芦苇塘后,小牛将先前砍树的斧头递给徐云:

    “肥鱼,你砍那边,我砍这边,砍完一簇就先放到边上晒干。

    冬天太阳下山早,我们得在四个半小时内把芦苇晒干。”

    徐云接过斧头,轻轻点点头,没有对小牛口中冒出‘小时’这个词感到惊讶或者违和。

    本土古代文明将一天划分成十二个时辰,欧洲则在公元前100年的雅典便出现了以一天24小时为基础的机械漏刻,公元1510年德意志的纽伦堡便出现了带发条的怀表。

    因此对于小牛这种大学生来说,口中蹦出小时啊分钟啊什么的刻度并不奇怪。

    随后徐云接过小牛的斧头,两人开始卖力的砍起了芦苇。

    五个多小时后,天色已晚。

    芦苇被砍完、晒干。

    徐云二人互相抱着一大束芦苇开始往回走,当他们回到园林房时,时间估摸着已经接近了七点。

    小牛很数量的打开门,进屋后先是点起了油灯,带着徐云将芦苇铺好。

    接着又从收纳柜里拿出了一床灯芯草填充的被子,盖到芦苇垫上,徐云的小窝就此完成。

    “呼……”

    徐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问道:

    “牛顿先生,这么晚了,我们还去威廉先生家吃饭吗?”

    小牛朝他摇了摇头,走出客厅,片刻后拿回了一个装有面包的篮子:

    “今晚我们吃这个。”

    徐云打量一番这几块面包,烙印的痕迹似曾相识,若有所思的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