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边沁的启示录 (第2/5页)
他又用感性的方法去看待,他认为人既然是理性的,那么人的行为只要符合道德规范就不会有错。 而我和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认为人是感性的,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 人类完全把自己置于两位主人之下——痛苦与快乐。他们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都有它们来定夺。凡是我们所思、所言、所行都受它们的支配。 我认为人是感性的,但是在实际执行时,我又以理性的角度看待。 快乐和痛苦没有什么性质的差异,只有总量的差异。 所以,功利主义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增大全人类快乐和幸福的总量,减少痛苦的总量,并最终使得幸福快乐的总量远远超过痛苦。” 亚瑟问道:“理论听起来总是很美好,但是您应该知道,实际执行过程中,不管是康德的理论,还是您的理论,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当然。”边沁大笑道:“你那个火车是压死一个人还是压过五个人的问题不是就让我犯难了吗?” 亚瑟问道:“您现在有答案了吗?” 边沁学着亚瑟刚才的动作,先是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有,但也没有。” “这话怎么说呢?” 边沁道:“因为不论是从康德的角度看,还是从我的角度看这件事,扳动轨道开关压死人这种事,都是不对的。 就算是站在功利主义的立场,这也不是一道简单的选一或者选五的数学题。 你应该读过我的书,我在书中表述人的快乐与痛苦时,标注了它的四个来源与约束力,即自然约束力、政治约束力、道德约束力与宗教约束力。 只有从政治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