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译后记 (第4/5页)
到典型塑造的出色与艺术结构的完美。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体会到美国垦区劳动人民跟大自然斗争的顽强不屈的精神。贝尼父子猎熊时那种不畏艰险困苦、不达目的誓不甘休的精神,对我国小读者顽强地完成学习任务,我想总也具有一些鼓舞作用的。 就描写半农半猎的垦区贫民巴克斯特一家的生活来说,这位杰出的女作家把重点放在人与大自然的斗争上面,但她并不是没有写阶级斗争,不过写得比较隐约含蓄。首先贝尼从伏留西亚镇搬进丛莽垦荒,就是被集镇上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的关系逼走的。他宁可去与丛莽中的毒蛇猛兽打交道,也不愿在镇上住下去。但是他还是离不开这个社会,半农、半猎并兼做半马贩子的福列斯特兄弟在猎熊打狼与自然斗争中虽然是好邻居,但有时也常常会仗着他们的财富与人多势众,欺压巴克斯特一家和他们的友人奥利佛。例如,雷姆为了一只公鹿,一拳把贝尼打得撞到墙上去。贝尼只能逆来顺受,这就反映了富裕垦民与贫苦垦民的矛盾。贝尼与杂货店老板鲍尔斯的关系虽然被作家写得友好融洽,细心的读者当然会看出这中间的剥削关系,他之所以把那块黑呢平价出让,主要是由于贝尼长期来卖给他不知多少兽皮与农产品,而且以后还得叫贝尼为他种烟草。裘弟与鲍尔斯的侄女尤蕾莉娅的冲突,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农村与集镇、贫农与商人之间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的曲折而又微细的反映。奥利佛是个水手,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