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5章大有来头 (第2/4页)
叶飞摸了摸下巴,不由得露出了思索之色,道:“书法如同棍法,古人云棍怕老郎,就是指的人熟练钻研棍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 "对。” “你继续。” 这一刻,杨晓柳的美眸中泛着阵阵异彩,没想到叶飞对于书法的理解居然如此深刻。 "好。” 随着叶飞的讲述,杨晓柳渐渐地明白了他的意思。 原来。 叶飞讲书法分成三个境界,第一境界乃是蹒跚学步阶段。 这个阶段的人,初步接触书法,从拿笔的姿势到学习横竖撇捺,都要一一的学习。至于习练的话,也往往以古人的名帖为引,比如杨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等,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用笔。 而到了第二个境界,而是迈开步子往前跑的阶段。 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学习,许多人初步掌握了一些笔法,对于名碑大帖的临摹已经到了一定阶段,自以为熟稔了。 于是,这些书法习练者往往会很有动力,再次夯实了基础以后,自以为有能力进行“融汇百家”,开始搞各种创作。 然而。 由于接触书法的时间尚短,加上对书法的理解不够,这个阶段的人往往狂妄无比,而且多数是来自于书协 这些二愣子打着创新的旗号狠踩古人名帖,自己开始信马由缰的创作。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无数粗制滥造的劣质作品,有的滥用笔法,狂秀自己的微末之功。 有的则是讲求"大圆若缺”,丑人多作怪地将好好的汉字,故意写的歪七扭八,美其名日:这就是内涵。 至于更有甚者,更为夸张。 直接在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