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十八章:相见恨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相见恨晚 (第1/5页)

    “公子……不可如此大礼……法正当受不起也!”法正见刘纬非常客气,竟然行了这么大的礼,他有些受宠若惊了!

    要知道,自己的官职虽然比刘纬略大些,但也不过是个小小功曹,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已。州牧的公子竟然对自己如此以礼相待,还口称先生,这让他有些动容了。

    其实,在汉末三国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这些“文人雅士”,有不少自命清高之人,号称隐士,传有大才,然而绝大部分都是自以为是,言过其实之人。

    比如,那个著名的弥衡,大家都说他很有才,他自己也想出仕为官,可他自命清高,觉得天下任何人都不配当他的主公,逮谁骂谁!最终他因为骂了军阀黄祖,被杀害了。

    武将们,可以一招一式地在战场上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很直观。而文人想展露自己的才华,就相对不那么容易了,再加上大言不惭,欺世盗名之徒太多,三国时代,普遍文人过剩。

    但有才华之人还是有的,尤其是有大才之人,如号称卧龙凤雏的诸葛亮和庞统,以及像法正这样的善谋略之人,但他们却需要有人慧眼识金,拔擢于民间,给他们平台,才能有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

    在汉代,是没有科举制度的,只有察举制度,要想当官出仕,需要被举为孝廉,才有机会。然而,所谓举孝廉的途径,被某些世家大族所垄断,只有才华,没有人际关系,你是很难出头的!

    法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