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53章 忽悠前的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忽悠前的准备 (第1/4页)

    就在各大粮商还在有节制地准备之时,一个消息打破了众人观望的态势:

    向太后的两位兄弟,与老驸马王晋卿合伙,率先运来了一批粮食。

    总量十五万石,可不是小手笔了!

    尤其出手的价格更让大家眼红,竟然是高出市价三成的两贯每石!

    往年米价低的时候,只有四百文每石。

    即便今年情况特殊,东京城内的粮价一路攀升,也才将将达到1500文。

    粮食属于大宗商品,是朝廷着重控制价格的战略物资,价格向来没有太大波动。

    对粮商们来说,一成的利已经不错了。

    可如今的行情,如果从产地运来,竟然有翻倍的利!

    大家都是聪明人,继续捂着粮食,固然能赚得盆满钵盈,可也错过了更多赚钱的机会!

    虽然没有具体的金融知识,但古代的商人们也知道,资金只有周转起来,才会带来更大的利益。

    假如手里的本钱能买一万石粮,成本就是一万贯。

    如果预计粮价最终涨到2500文,那么在最高点卖出,就能得利一万五千贯。

    可如果同样是这一万贯本金,先以两贯的价格卖出,连本带利就能收回两万贯。

    用这两万贯再去购粮,能得粮两万石。

    届时再以2500文的价格卖出,那么能卖出五万贯,最终获利就是四万贯!

    这么简单的账,是个人就能算明白,那还等什么呀?

    万一犹豫久了,届时朝廷出手,调集常平仓的粮食,岂不是错过了大赚特赚的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