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7章 (第2/4页)
经查证,竟是生生饿死。 这些官匠在轮班输作时得来服役,该拨付给他们的米粮却是没见着。 官匠世代承袭地位低微,饥寒窘迫,时有隐冒逃亡。 从此事开始,由沈之行上奏,请将半数官匠放归民籍,隆庆帝允之。 于家就是那时归民籍,定居德化县。 当时同放归民籍的还有妆奁匠户杨家。 镜匠于家和妆奁匠杨家,作官匠常有合作机会,两家交好,约定于家女阿清和杨家子杨遂在成年后完婚。 放归民籍后,于家依旧制镜为生。 但杨家却不一样,杨家子杨遂五六岁展现出些读书的才华。 科举考试换门庭,是每一个大景百姓的梦想。 杨家倾尽全力要养出一个读书人,盼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遂也算争气,十六岁考中了个秀才。 照理说和于家的婚事,因门第要生出些波折。 但杨家老爷子是个守诺的。 即便病重也盯着杨遂将于清娶过门,方才安心咽气。 于清生得貌美,刚嫁入杨家时也跟杨遂蜜里调油好过一段时日。 但美貌,是会带来灾难的。 在杨遂的亲娘眼中,秀才儿子比太子还金贵宝贝。 就是未来状元公,要娶官家小姐,飞黄腾达给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