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_第1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第2/3页)

    这句话带着沉重的期盼:大秦能不能给士兵发衣服,靠你了。

    【士兵日常需要训练,打仗需要消耗,衣服鞋子的消耗非常大。

    哪怕是国富力强的大唐,士兵军中练习相扑也是故意脱掉外衣,就是为了避免把衣服弄破,古代的衣服不是我们现代这样,真正的“衣被天下”,不但自己穿,还输出全世界。】

    “衣被天下!”李世民听到这话,满怀畅想,“真想看看是怎样的衣被天下。”

    后世听起来,真是个富庶的国家。

    不知道大唐有没有机会,也成为这样衣被天下的盛世!

    【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了踏板织机、斜织机,秦汉时已经普及,踏板织机有双蹑单综机、单蹑单综机、双蹑双综机等几种形制。

    斜织机可以织造平纹素织物,经过隋唐几代改进后,宋元时期斜织机基本定型。

    元朝的《王祯农书》《梓人遗制》、明朝的《天工开物》、清朝的《蚕桑萃编》都对斜织机的构造有明确描绘,机身宽度、经面倾角等等。

    改造之后,不仅减轻了织工劳动量,可以坐着纺织,纺织工也能更好地看到开口是否平整、控制布幅宽度,并且启发了脚踏纺车。

    后来还出现了立织机,这是最初在新疆等地用来纺织毛毯、挂毯、绒毯等毛纺织品和粗纺棉织品的纺织机,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唐末,宋元时期传入内陆(3)。

    如果秦汉时期有了这种立织机,匈奴人的羊毛、还有新疆的棉花,也可以纺织出绝妙且更保暖的布匹了。】

    刘彻激动地一拍桌案:“朕就说,匈奴的地方虽然苦寒但一定是有用的!”

    匈奴人那么多的牛羊,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羊毛还没剥下来,刘彻已经把羊毛的用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