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1/4页)
风,又整天都晒得到太阳,正好能用它来阴干葡萄。 幸好昨天她想起了还可以这么处理多出来的葡萄,不然全做成了葡萄酒他们也喝不了那么多,而且冰糖也贵,西楚是不允许私人贩卖酒类的,自家酿一点喝喝是没事,但是拿出去换钱就是犯法了。 第十七章 私盐和水梨 西楚国的食盐官营在开国初期,是管理控制得非常严格的。食盐的生产都是由世袭的灶户来承担,制出的食盐也不是拿到市场上去卖,而是完全由政府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当于在服徭役。而在销售上,西楚国初期采用开中法,商人运粮到边境供给军队,取得盐引,盐引就是贩盐的定额许可证。 然而到了慕容明珠的父亲,宣统帝登基执政的晚期,开中法开始慢慢败坏,出现了大盐商家族逐步垄断食盐特许经营权,因他们交够了盐税,也用金砖敲开了当地官员的大门,官商勾结着一直将这团包在纸里。直到工部的裴侍郎在一日早朝的时候递上了一副折子,宣统帝才得以正听,在西楚平静祥和的水面下,私盐这个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问题,早已经发酵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宣统帝一直以为西楚在自己的治下,国泰民安。乍一听闻市坊间流传的那句“一斤官盐半两沙”,再一看裴侍郎折子里头提到的江浙一带私盐猖獗的现象,被气得当庭震怒。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当年的官盐案和私盐案,不知多少人家因此而家破人亡,一朝尽数折于牢狱,也不知道多少深闺梦里郎,因为跟案子搭上了些许关系,丧命与菜市口的砍刀之下。朝野内外,一时之间,言官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