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钢厂往事回忆录(免费)_第二章 邻里八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邻里八卦 (第1/4页)

    20世纪80年代的南城钢厂正是生命力最蓬勃的时候,改革开放初期,政策向大中型国有企业倾斜,南城钢厂的待遇可是其他老百姓望尘莫及的。在那个四五线的小城市,别人都还住在土砖土瓦的房子时,南钢人民已经开始福利分房了,1978年李儒根退伍转业回都家乡通过关系进入南城钢厂,单位就分配了一套两居室的公有住房,他是相当的满意。受当时大环境和人们思想的影响,当时建造的房屋虽说是两居室住房,但和现在这种独门独户的房子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那时的房子有点像筒子楼或者教学楼,一个大阳台既是公共过道也是晾衣晒被的阳台,然后房子被一户一户的分出来,一条走廊过去住了10来户,一栋两层的楼房可以住20多户。厨房是另外在楼房对面自行搭建的一排瓦房,20多户人家依次排开密密麻麻尤为壮观。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描述当时的邻里关系尤为恰到,东头的住户今天烧了碗红烧rou,西头的住房马上就能闻到,只要你想吃,端着个饭碗进去假装和主人聊点无关痛痒的八卦,保准留你下来一块吃点,还能请你喝点小酒。南城钢厂的工人们每天的生活都差不多,早上在嘹亮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中齐刷刷从家属区赶往厂区干活,中午在集体食堂一两毛钱就能吃的还不错,下午下班买些菜rou做顿晚饭,然后就搬着凳子椅子坐在厨房与宿舍之间的公共区域一边吃饭一边吹牛聊八卦,八九点过后各自回家看会电视,洗个澡然后抱着老婆啃,周而复始。大部分人在车间一线像什么锻造车间、模压车间、电镀车间等等都是体力活,当然也有党办、后勤等文职部门,但能进这些部门的都是有背景和关系的。李儒根分在铸造车间,是相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