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67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71 (第4/4页)

,为君王效死力。”陆辞笑道:“朝堂有寇公坐镇,稳如泰山,又何须我锦上添花?倒是开拓南疆格局急需人去,又鲜有人愿去,我还勉强算得年轻力壮,一些小苦能吃的,再厚颜自荐一番,应也够胜任了。”

    “这哪是‘一些小苦’?若运气不好,性命都得搭上!”寇准拧眉,不赞同道:“只需安顿好了,何须事必躬亲?”

    “况且,”寇准重重地叹了口气,苦笑道:“你当我还能在这位置上再坐个几年?再有三月,我便要满六十九了!”

    他长陆辞整整三十九岁,今年六十九岁,明年便是古稀之年。

    ——亦是致仕之时。

    他自知恋权,仗着官家信重,仗着过往资历,一直不服老地占了这首辅位置,但最迟到明年,也要讲究臣体。

    相比起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王旦,几称得上扫空政敌,深得帝心的他无疑要幸运得多。

    只可惜所谓臣体,就是纵使他再对手中权势,肩头重任怀有万千不舍,也要在七十岁时上表致仕,颐养天年了。

    寇准眼底略过一抹遗憾与黯然,很快又恢复了气势汹汹的模样。

    “总而言之,我是奉劝你莫再去想撂了身上担子,打远走南疆的馊主意,”他凶神恶煞地警告道:“攸关集贤相的告身,绝无可能不经中书省——哪怕你舌粲莲花,成功将官家糊弄过去了,也莫想着能过我这关!”

    第四百一十章

    经过六个月的漫长洽谈,宋辽、辽蕃间正式修订和约。

    明眼人都能看出,北边的局势将迎来一段不短的稳定期。

    至于和平的日子究竟能持续多久,就需看各自修生养息、蓄养军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