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节 (第4/7页)
出身山东,即便并无北伐的雄心壮志与能力禀赋,也对故国颇有几分怀恋。 也正因此,北府军在东海、琅琊二郡的胜利,大大抚慰了这群南迁世家的心灵。 这群世家子弟虽不通武艺, 可却最擅长舞文弄墨、附庸风雅。 捷报传来之后, 他们便一个个争相属文,三天一小会, 五天一大会,一遍遍炫耀自己的文辞,仿佛是他们横戈立马、收复故国似的。 在这样的氛围作用下,桓元那番狗屁不通的污蔑之言,显然缺乏大肆传开的媒介。 先帝之死早已尘埃落定,琅琊王坟头的草都几丈高了,此时跳出来说郗归弑君,又有谁会相信? 在好些大臣看来,郗归虽主意正,不听劝,又野心勃勃,没有女子应有的样子,可却从不妄杀。 如此妇人,怎会做出弑君之事呢? 也有人从北府军的种种动向中,发觉郗归并非他们所想象的那般心慈手软。 可事到如今,谁又敢不审时度势? 就算真是郗归弑君,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司马氏无德无才,岂会值得他们拼死效忠? 郗归无论如何,也算是个明理之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桓元的不甘心,他们若是中了计,难道要迎桓元这个疯子做新君吗? 就这样,桓元歇斯底里的污蔑并未在江左朝堂上造成多大的影响,民间更是完全不信如此这般的荒谬之语。 然而,看似平静的局势之下,有两个人却坐不住了。 深宫之中,王池面无表情地看着跳动的烛光,已然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