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1/6页)
徐妍在店里落了座,点了份过桥米线和一份包浆豆腐。 十五块的套餐,上来一堆碗碗碟碟。 没来云南之前都不知道,原来在当地吃顿过桥米线是这么隆重的事,徐妍自己是江苏的,大学和工作都在海市,这回以前基本都没出过包邮区。以前看街上到处都有云南过桥米线,也吃过几回,没觉得多新鲜,感觉就是把包邮区常吃的面条换成了米线,添点丸子菌菇和豆芽这类平时不怎么往面条里加的东西,装在砂锅里一块给你送过来,伪装一下外地风味。 但其实吃起来也无非就是那样,跟吃面条差不了太多,还比不上这几年火起来的螺蛳粉,毕竟人家螺蛳粉光靠酸笋就能自建IP,现在大大小小的螺蛳粉店恨不得开遍全国。 真的到了云南才知道,原来正宗的过桥米线跟外地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人家是拿砂锅装了guntang的汤底,米线另装一个碗,再把各种配料分装在各个小碟子上,让你自己夹米线和配料进锅里烫熟再入口的。 一顿米线吃下来,还以为自己在烫火锅,这才终于懂了为什么要叫“过桥”米线,这装米线和配料的碗碟在桌子那头,非得往面前的锅里烫过了才能送进食客嘴中,真跟过了道桥一样。烤包浆豆腐也是当地的一道特色。平常见到的无非是水豆腐、老豆腐,做法也都是麻婆豆腐,小葱拌豆腐、豆腐汤什么的,最多有些人把豆腐往油锅里炸、或是放在铁板上煎,做成臭豆腐和铁板豆腐之类的小吃。 基本就是拿豆腐当各种调味料的背景板,吃个调料味。 但是包浆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