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居中调解 (第1/5页)
自从秦人出现在武安后,赵国各巨头就陷入了战时模式;好不容易将秦军赶出了漳水北岸,却又遇上魏国的城邑;局势的变化让赵国的巨头们喜一阵,恼一阵,紧张一阵,放松一阵。大家心里清楚,秦军并未遭到沉重打击,战斗力基本完整;相反,赵军在追击过程中屡吃了点小亏。按理,战斗在赵国境内展开,赵国补充战力没有任何障碍。但偏偏赵国地处北寒之地,冬天出来是要冻死人的,所以赵国的传统是冬天不征兵!要打仗,要么秋收以后,要么春暖花开。当初赵奢和秦军对峙时,秦人都猫在武安各邑的房舍中,躲过了一次次风雪的袭击,而赵奢的军队反而露营于野外,冻伤不少,所以当精锐被调走后,剩下的赵军顷刻崩溃。 邯郸周围此前已经被赵奢征集了三万军士,廉颇再征集五万兵员,几乎已经把邯郸城郊的胜兵者都抽调完了。廉颇带出三万人出战,已经是上限;邯郸能够补充战损就已经不错了,想要大规模增加兵力,其实是很困难的。 赵国的困境只有赵国自己知道。廉颇的三万人要和胡阳的二万人作战,兵力并不占据绝对优势,更何况秦人还有地形上的便利:几是黄河岸边少有的几处低矮山地,森林密布,周围都是沼泽,只有少数几条道路可以进入;一面靠河,本身就易守难攻。加之魏邑宁新中还在侧背,形成牵制。庙堂上所有的人都对这种形势感到绝望。但如果就此弃之不理,收兵回邯郸,好像又说不过去。 赵王一面命廉颇一定不要冒险侧魏军行动,一面让防陵和安阳的守军加固城防。同时派出使者到大梁,劝说魏王与自己结盟。而此时,赵奢发来战报,报告围困阏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