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3章 断魂乡的传说 (第4/5页)
不疑。 在隋唐年间的时候,甚至有几个蛊师自发研究传说中的种种细节,虽说每个人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都不同,但得出来的结论都十分相似,那就是,当时村民不是中毒,而是中了一种凡世间无法可解的奇蛊。 毒是不会形成瘟疫的,但蛊虫却有可能大量繁殖。 这种蛊虫的初期形态应该是比较微小的虫卵,可以伴随着风落在人类身上,它们会顺着毛孔进入血管,并在短时间内孕育出成虫。 误入断魂乡的两个蛊师之所以没在第一时间暴毙,就是因为他们常年养蛊,对蛊有一定的抗性,延缓了虫卵的发育。 那个接触过村民脓血的蛊师之所以瞬间暴疮,应该是因为村民的脓血中含有蛊虫的成虫,这东西一旦发起威来,但靠蛊师身上那一点抗性,是根本抵挡不住的。 至于这种蛊虫为什么只会对桃源乡民和蛊师造成伤害,却对常人无害,并没有得出合理的解释。 古婆婆说,禁地里的蛊物威力奇大,从西汉至今,也有很多自视甚高的蛊师寻找过它,因为只要能将它控制住,就相当于得到了巨大的力量,即便想要控制它必须面临万劫不复的凶险,可面对利益,还是有人铤而走险。 九黎十八山也没有放弃过去桃源乡的寻找,但他们并非打算将奇蛊据为己有,而是想要将桃源乡封存起来,派高手日夜看守,以防心怀不轨的人进去。 直到建国以后,行当里的各个宗门因为都要到宗教局报备,受国家统一管理,九黎的人才渐渐和中原门派有了合作,在此之前,大部分巫傩宗脉和汉家宗门是极少联系的。 五十年,古婆婆找到了夏宗明,就是寄魂庄的那个大掌门夏宗明,委托他推算桃源乡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