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去看王老 (第2/4页)
苏阳则是到外边把柴禾都给顺溜了,该劈开的劈开,该踩断的踩断,然后整整齐齐的码放在墙根。 等收拾完了,也差不多该准备饭了,也就不见外的直接在这做了。 捞了一大盆子的二米饭,菜就是一个一锅炖。 王老这边家伙事不全乎,除了一个小铁锅外,就是一个瓦罐子。 杨墨就是先把米煮了,然后捞出来,用米汤炖菜,上边蒸饭,这也是这个年代大多数乡下人的做法。 不过菜,杨墨炖的就杂了一些,里边有五花rou片、豆角、土豆、茄子这些,因为锅小,看着整整半锅,蒸米饭还是苏阳现做的一个大锅叉。 一边的瓦罐杨墨也利用上了,煮了一瓦罐的小杂鱼,做法也很简单,就是用的大酱。 大酱在大湾子,基本上承担了这里人一年的咸口,非常普遍,谁家都会发酵一缸。 酱炖小杂鱼,也是东北的主要做法,很对东北人的重口味,也很受欢迎。 她这边把菜都炖上,接下来看火就好了。她就一边看火,一边照顾着孩子。 等大锅开始冒热气了,瓦罐里也不停的往外喷香气的时候。 站在院子里的苏阳就看到远处一队人在往这边走。 待得近了就看清了,正是王老一行五人。 前边走着的正是王老,扛着一把木头做的叉子,虽然很老了,可是走起路来依然气势十足。 后边是曾瑜大夫和蔡教授,最后边的是王家奶奶和胡老师。 几个人现在的状态都很好,在度过了最困难的那个时候,曾瑜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