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8章 (第3/3页)
多了很多专门研究这些的学者。 很可能以后的历史记住的不是杨峥的功业,也是立下的这所太学。 杨峥的课程主要就是阿拉伯数字,日心说之类的东西,大多都是闲谈性质的,天南地北,什么都说,包括海外奇谈。 “其实我大秦并不大。”杨峥指着偌大的世界地图道。 在这块地图上,有冰原,有海洋,有草原,有沙漠,有山脉…… “我们吃的食物,很多都是从别的地方引进过来的,小麦最早产于河中以西地区,夏商时代传入华夏,蒲陶最早产自地中海,后流入西域,核桃产自波斯高原,被张骞带回……如今江南地区广泛种植的南稻也是从临邑、扶南当地找到的。” 杨峥的课程一般非常接地气,就是从衣食住行开始讲起。 “西面、南面,还有更多的奇花异果,若能引入大秦,能极大的丰富诸位的餐桌。” 学子们聚精会神的听着。 以前他们的课程都是灌输性质的,要么成天之乎者也,死记硬背,要么自己攻读自己思索,老师教授的很少,讲解的也不多。 如杨峥这么别开生面的太少了,自然能吸引很多人。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他的身份。 大秦帝国皇帝的授课,只要不傻,都会来听。 杨峥也想凭借这个机会,给太学生们灌注一个更宏大的世界观。 作为国家,大秦的确很大了,几乎征服了视野所见的所有能大规模耕作之地。 但作为一个文明,大秦的圈子其实并不大。 罗马、波斯、天竺等文明的体量也不小。 授课的效果也相当不错,很多人抬头一开,忽然发现辽东的东北面,原来如果辽阔,草原的版图贯穿了整片大陆,从漠北可直接通往罗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