獒唐_番外:关于凤凰的用法和避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关于凤凰的用法和避讳 (第2/3页)

礼:天地君亲师逐渐成为正统大道,对先人与统治者的避讳也就成了社会的普遍认知。

    “凰”同“皇”,再叫“雏凰”那就是找死了。

    估计皇帝本人可以这么咬一咬字眼儿,毕竟他是老大。

    另外,懂这两字区别的文人私下里恭维,偶尔也能叫一叫。

    别人...

    应该就没有。

    孟苍生当着李显的面管李裹儿到“雏皇”,估计就算孟苍生敢叫出口,李显也不敢接。

    “雏皇?”

    你要干嘛?嫌我死的慢是吧?

    ....

    好了,这属于生僻知识,怪苍山没解释清楚,理所当然了。

    多说一嘴关于“避讳”。

    避讳,是古社会的一种现象,当然,也不是什么都避。

    有三个原则: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为尊者,就是当代帝王。有的时候严一点,本朝历代皇帝都得避讳。

    比如刘秀时代的秀才,就不能叫秀才,而改称茂才。

    宋仁宗赵祯登基之后,为了避讳他老人家的名字,馒头原本的古称“蒸饼”,就改成了“炊饼”,也就是武大郎卖的那个东西。

    再比如十全老人乾隆爷,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

    而有的时候,连皇后也得避讳。

    像刘邦屋里的婆姨吕雉当了皇后,百姓再遇到“雉”就得改叫“野鸡”了。

    为亲者讳。这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先人祖先呗。

    比如说,大书法家宋徽宗,他在抄千字文的时候,就不能写“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而要改成“天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