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第2/3页)
中年男人道:“如此动情的吴侬软语,怎可说是难听?”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反驳,语调却并未激进反而温和,那男人也没再说什么,讪讪地被觉得丢人的同伴拉出了卧月的大门。 老人为沈榆他们解了围,也并没走回暗处,反倒借着人走茶未凉的另一桌吊灯的光站在明亮处,眼神灼灼地盯着沈榆:“你们继续。” 沈榆性子温和,倒也不怯场,和宁以桥商量着,就重复适才的鼓点,再和邱风强调,要弹得慢一些。 琵琶颈连着凤凰台又直起来,像找到知音有了底气。 昨日西湖雨倾盆,幸仗同舟免摧凌。临别又蒙借雨伞,情重义高感深恩。 沈榆又唱了自己有把握的几段,就停了动作,诚实地说:“后面不会了。” 琵琶声刚一停,天气预报就难得没耍一次人,外头劈里啪啦地掉下水滴来,满世界都是大小珠打在门外的“卧月石”上的沉闷,接着再一声轰响的雷,听着比宁以桥的鼓声还大点。 老人并没在意,点点头,说:“这天气倒是应和上你选的这段。”又转身朝着刚才置身的那处黑暗笑,“你觉得怎么样?” 那黑暗中的卡座还坐着另一个人,沈榆唱之前稍微看了眼,只模模糊糊一个黑色的影子,桌上的酒杯和酒水变成他消遣的玩具,转着玩儿出一卷漩涡。 这道声音是更年轻的,嗓音有些低:“很好。” 明明是肯定的评价,老人却不高兴了,说:“就一个很好?我看你夸奖不大走心。” 那人说话没什么感情:“那我该如何?我不是您,我听不懂,觉得悦耳就够了。” 这话是很中肯,不知道那人看不看得见台上头顶亮着灯的自己,沈榆还是朝着那边笑了笑,表达礼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