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侯沧海商路笔记》后记 (第4/5页)
希望看到商战。而《侯沧海商路笔记》严格意义上不算是商战小说,而是一部成长小说,主要笔墨描写以侯沧海为代表的一群年轻人在大时代里的命运变化。因此,喜欢读商战的读者朋友就觉得不过瘾。 第二,全书涉及行业很多,小桥不可能全部涉猎,只能通过实地查看、专人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某些行业。 比如医药代表这个行业,小桥高中时代两个好朋友都曾经是资深医药代表,一个转行,一个仍然在此行业。前些年,两个好朋友与相关人员交往时,小桥经常受邀参加,对该行业有一定了解,以其素材为基础构成小说情节(略去商业贿赂这一块,原因不细说)。比如基建这一块,小桥以前长期是以甲方视角来看待问题。写小说要将甲方视角转成乙方视角(原本写基建必然涉及各部门,这也是小桥更熟悉的领域,写作时略去,原因不细说)。由于时间、精力和学识限制,没有能将各行业故事写深写透写全,这是很遗憾的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下一部小说应该要找专业顾问了,这样能更加深入。 第三,关于商战。 在写作时,小桥考察过很多企业,发现一个重要现象,企业失败往往不是外部竞争,而是来自内部原因和大潮流。通俗一点来说,国内、国际市场够大(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自身经营得好,适应了社会发展潮流,总是能够生存下来。被竞争对手逼迫而死的企业,少之又少。 比如,乐百氏和娃哈哈是竞争对手,在产品价格、包装上都有过激烈竞争。但是只要内部管理和战略方向不出大问题,外部竞争其实并不是企业生死关键因素。 比如,苏宁和国美是竞争对手,国美被苏宁赶超,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美内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