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团场一家人 (第1/4页)
02 团场,团场。 在五十年代里,是像一颗颗芝麻粒般撒在大西北广袤无垠而又贫瘠土地上的时代产物。 正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才有了“人心齐山河移”的人间奇迹发生在了这里。 在一代人忘我的精神和卓绝的奋斗下,硬生生地在这片单调的黄土地上平添出一份希望的色彩。 这才有了河西走廊上那一阵悦耳的驼铃,不再杳无人烟;这才有了赤地千里那一抹令人心动的翠绿,不再荒凉凄寂。 而所谓的团场大院,就坐落在距离最近的陇佑县城百十公里的荒原上,是当年拓荒人用一圈圈简陋的土墙拱围起来的硕大院落。 在大西北的荒滩滩上,如果你要问啥东西最不值钱,那毫无疑问就是土地了。 一望无际的戈壁,只要你有能力盖,那么属于你围墙里的就是你的底盘,没人跟你抢。 所以当初团场的范围就显得很大,仅仅拥有两三百号的职工,却占据了近百亩的面积,这或许是基于后期的发展考虑。 起初人们居住的也都是临时搭建的土培房,就跟拉了稀的羊粪蛋蛋一般,东一块西一块的,杂乱无章,也没个规划,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 能自发来到这里的建设者们,大都有着一股子狂热的奉献精神,思想觉悟那不是一般二般的高。对于艰苦的生活条件,虽然也有些愁苦和无奈,可任谁都不会将其做为难以克服的困难。 来这里不是图享受的,是肩负着建设大西北这个光荣神圣使命的。 更何况,即使是这样的条件,那也比散落在团场周边稀稀拉拉的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