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3节 (第1/6页)
只听天后叹道:“陛下圣躬不安,吾以眇身代政。叹先朝老臣柱石多去矣,偏又逢天灾将至,只盼公勿辞因暮年,只以匡救社稷为怀。” 这简直是说到刘仁轨心坎上了。 他接过了天后亲手递上的鱼符。 * 且说刘仁轨有过那样一封奏疏,还能安然做尚书左仆射,倒是让许多人惊叹于天后的心胸—— 还以为天后还会一言不合就让人去戍边呢。 而也有朝臣看的更深一层:从前天后是皇后代政,威大于恩,如今是天后摄政,恩威并施的用人之术更见从容。 裴行俭也深深松一口气,然后狠狠劝了一回刘仁轨,请他一定要改一改脾气。 这是朝堂,不再是风高浪急的东海战场了! * 然而,人的脾性,十七岁或许能改,但七十岁如何能改呢? 裴行俭劝完的第一天,刘仁轨又急了。 新尚书左仆射就任,而且还是封疆大吏调任,朝中各署衙的重臣,自要想要拜见。 又因近来朝中大事便是备灾,作为吏部尚书,裴行俭索性就请示了诸位宰辅,组织了一场三省六部九寺重臣大议事。 刘仁轨这次急,是对着王神玉去的。 说来,刘仁轨、王神玉,实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都在先帝年间就入朝为官了—— 然两人为官的履历完全不同:刘仁轨年少孤贫辗转求学,好容易谋了个九品县尉后,兢兢业业(越级杀人)做官。因没有家族扶持,又是个硬脾气,一路宦海沉浮吃了不少苦,还差点被李义府陷害到白衣渡江去为国打百济。 可以说若无大唐征百济这一场海外战事,刘仁轨这一辈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