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2、检讨 (第4/6页)
周思国上网加入了一个经济群。看到群里讨论当前经济发展的事,很感兴趣,觉得有位自称大学生身份的网友的观点非常新颖,周思国就与其交谈了几句。也许血气方刚是年轻人的特质。与那年轻人交流没几句,便对周思国道:“你是干什么的啊,敢在我面前讨论经济理论。”周思国一听觉得非常有趣,就开玩笑道:“我是干什么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与你探讨一下经济。也算相互交流吧。”那心高气傲的年轻网友似乎并未买周思国的帐,道:“你有什么资格与我探讨经济理论,你专门学习过经济吗?” 也许周思国觉得对方很坦率,也很有趣,更想证明对方是一位没有走向社会的年轻人,就回答道:“虽然我没有专门学习过经济理论,但我一直从事着经济实践,二十多年的经济管理,有资格和你交流探讨吗?” 也许不知什么原因,那年轻网友心情不好,好似专门到网上想找人吵架似的。周思国的聊天内容刚发出去,对方马上回击道:“你从事经济工作二十多年说明了什么呢?你成为经济学家了吗?但再过二十年,也就是我到了你这个年龄,我敢保证我能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而你已经不可能了。除了你向我显摆你的年龄外,还有我对你浪费钱粮无数的鄙视。” “年轻网友的一番话,现实中绝对听不到的诤言,让我充满无限感慨,联想到近日发生的一些事情,我进行了一些反思。到马山工作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我也对自己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感到有‘三淡’。首先是宗旨意识有些淡化,多了些功利思想。自到马山任职那天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