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 (第2/4页)
们放回比对架上,慢悠悠道:“不光是萝卜,其他的水果、蔬菜也有非常大的差异,整体来说,推广我们的育种和鸡苗,可以养活更多的居民。” 柳恣看着如同实验室般的农经办公室,摸了摸下巴道:“扬州城这边的情况如何?” “有一个好消息。”蔡余萧笑了起来:“宋代在自然演变下,已经出现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优势——这已经算非常不错的基础了。” 虽然科学手段还没有跟上,但是在多方调研下,已经有数众百姓开始承包橘园、花园、荔枝园等等,进行大宗的商品交易。 这方面的发展规模,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如今江银镇除了三家养鸡场之外,还扩建了一个养猪场——小猪仔自然是从扬州城里收购而来的。 饲料厂虽然跟着时空异变一起消失了,但他们通过图书馆和前人的经验,也能摸索着找到新的配方,继续进行生产。 “六子,你先别急。”蔡局长拍了拍他的肩,温声道:“你看这第一个冬天过来,大家有吃有喝还没打仗,已经很不错了。” 柳恣看着旁边屏幕上的数据,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弄错了方向。 他转了一圈椅子,提问道:“你觉得,现在往扬州城发展养鸡场,时机不成熟?” “不成熟。”蔡余萧摇头道:“两城还不能完全共通,再扩建劳工力跟不上。” 他清楚这些新城里依旧民智未开,短期内没办法让他们来cao作控温设备。 现代人都不一定能理智看待四十天出笼的白羽鸡,古代人要是发现这样的养殖速度,恐怕又要闹出不少幺蛾子出来。 柳镇长半晌没说话,只坐着椅子又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