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拾遗_第26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 (第3/3页)

至伟者,莫过于唐朝名相张九龄。

    这位韶关曲江人,开凿大庾岭,将秦以来破败不堪的古道拓宽加固,为岭南与中原的贸易往来开辟了黄金捷进。自他以降,至本朝时期,岭南愈发繁华,商旅如梭,物资云涌,氏族迁徙,文教兴盛,海运畅通,岭南也常有俊杰入朝堂。

    张九龄开辟的大庾岭路,因穿过大庾岭的要塞段梅岭梅关,因而也被称作梅岭古道。

    五月末,一场雷雨横扫而过,将本就绿意盎然、暑意蒸腾的梅岭浇得一片淋漓滞闷。梅岭古道之上,大汗淋漓的商贾旅人们在有些湿滑的石板道上无言地闷头赶路。

    一身着道袍,足踏草履的女冠,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杵着竹杖,自北向南行来。

    遇着远处相向而来的客商,女冠上前行礼,询问道:

    敢问,距离南雄还有多远路程?她使了一口赣南口音,岭南客商听着倒无障碍,于是回道:

    不远了,再有一个时辰脚程便到保昌县城。

    多谢。女冠笑而施礼,继续向前行路。那客商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赞叹道:

    真是个大美人。

    这女冠便是曹希蕴,四月起,她自汴京启程,一路向南,千里迢迢往岭南而去。途中,经过受箓所在的江西阁皂山,上山拜谒了师尊葛道长和师兄弟姊妹,未曾多留,星夜兼程继续赶路。

    她这般行色匆匆,不为别的,只因收到了一封自建州浦城发来的信,写信的人,便是章素儿。

    章素儿在信中向她求救,说她本因祖父丧期,随父亲在建州老家守丧。奈何她年岁渐长,终身大事始终没有着落,家中人无比着急。四处张罗之下,终究还是找到了愿意结亲的人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