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2 (第2/4页)
高层换了一半清朝的人,清朝不干预台湾的政事,台湾每年纳税。郑克爽升为延平王,台湾的一干人也都接受皇帝的封赏。 郑克爽和郑克臧一起到皇宫里进见康熙,签了合约,就此,台湾真正成为了大清的一部分。 这消息一出,天下大动,三藩都发信来面上恭喜,言辞之间隐隐指责郑克爽的不守信用,贪图功利,透着一股郑克爽是竖子不相为谋的感觉。 紧接着康熙的圣旨一道一道发了出去,把台湾方面的大官小官都换成了大清的编制。圣旨也来到了陈近南,而且官衔还不小,正三品。 陈近南苦笑,原来就是等着这茬,逼自己入朝吗。圣旨可不得不接,陈近南恭恭敬敬地接了,却又马上写了一份言辞诚恳的辞官信,让太监带回去给皇上。 江湖上风言风语传出了很多风凉话,康熙学以致用,把陈近南告诉他宣传的一套路子用在陈近南身上,陈近南当清官的消息立马传遍整个中原,一时间陈近南的名声降到了极点。 幸好有一干被天地会救过的文人清士出言力挺陈近南,说台湾郑氏要投清,陈近南自然也要跟着,不能叛主,大家也都知道陈近南一直以来都是忠心耿耿,而且陈近南一直是郑克臧一派的人,这时却是郑克爽在当王爷,便把矛头指向郑克爽,虽然有时会说上两句陈近南的话,可也没有把陈近南归到汉jianian那一类。 陈近南也连忙放出风声,自己不会当官,也写好了辞官信。虽然康熙却根本没理那封信,还照样差人送来了官衣官帽,陈近南接了,却也不穿,反正他也不上朝。可终究让江湖上的人知道了陈近南的态度,一时间说陈近南好话的人突然多了,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