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 (第4/4页)
看来这的确是件不错的事。 其实按照惯例,新君元年开恩科并不稀奇,要叫读书人记着新君的好处,日后记着报效皇恩。 朝堂上的这些大臣,几乎全是走科举的路子上来的,各个才高八斗,运势不凡,因此对于开恩科这件事,相当有积极性。 既能替皇上笼络人心,又能给自己一派招兵买马,于是议起恩科一事,朝堂上气氛异常和煦欢快起来。 朱凌锶自然准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谁来担任本届春闱的主考官? 春闱的主考,向来是个吃香的活儿,这一届的贡士,全都是他的门生,方便建立庞大的关系网,在官场中可谓得天独厚。 因要考校天下读书人,也必定要是一个天下闻名的饱学之士,不然难以服众,朝廷也没面子。 这样一来,可供挑选的人并不多。 黄遇年纪大了,还有点耳聋,他自己也推辞,于是担子自然落到文渊阁大学士、太傅徐程身上。 徐程既是内阁重臣,又是当朝大儒、文坛领袖,还是先帝的顾命大臣,这样的资历,来做主考,自然是绰绰有余。 礼部没有意见,潘彬是徐程的同乡,恐怕这个人选是他意料之中,吏部尚书孙洮却说,“若不是刘岱丁忧去了,也未必就一定是他。” 朱凌锶围观这些科举时代的学霸公务员打嘴仗,等到下了朝,才悄悄地问谢靖,“刘岱是谁?” 谢靖神色不变,“刘岱,字士昆,天兴八年的榜眼,兖州人,此人才具秀拔,当世诸人,鲜有望其项背者。” 刘岱居然就是刘士昆? 此人在书里,是谢靖仕途前期最大的政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