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_分卷阅读3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 (第2/4页)

的,顾声那时不算最有名,江续欣赏归欣赏,大多停留在他演的戏目上,对他本人的印象,大抵来自周围票友的风评。

    好一些的“人颇谦逊”“做人清爽干净”,差一些的就什么都有了,“假清高”“不识抬举”怕是出勤率最高的,江续对他最初的观感,也就是戏确实不错,生得好性子冷僻,招妒。

    也没想着一个唱戏的能有什么格外出人意表的地方。

    譬如江续以前接触过的一些名家,大多对新式话剧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即便接纳了,也有些出于各种原因的勉强。顾声未必没有,却认认真真地给江续一行分析这两类剧的优势弊端,也不见格外维护京戏,话说得珠圆玉润,十分入耳。

    又譬如由戏文以及时事,江续说他写的这个折子,就是借古讽今力图唤醒时人之作,顾声肯定他的想法,但照旧对他们一些片面偏激之处做出回应和质疑。

    那是一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说理,有眼光却不令人觉得脱力实际而流于泛泛,细思必有其值得考量之处。青年娓娓道来,不徐不疾,不妥之处从不强辩,提出一个议题必先做思索再讨论梳理,沉稳又从容。

    他也确实是喜欢听顾声说话的,他的语气平静,从不见太大起伏,但安定中自有服人的力道,令人即便身经百战,也难免要着他的道。

    他很冷静,客观,看重利弊不讲情面,言语像刀子一样划破虚浮的表面,在深处点到即止。

    简直勾人到了极致。

    从顾声的角度说,他也是同样难得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友人,从前在鸿新班不可能有人跟他聊这个,江承抓着他就是发泄情|欲和暴力,捧戏的票友戏迷至多谈谈戏,正如那一次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