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您慢慢骂 (第2/5页)
是进士出身,祖上也是书香门第,偏偏这一代出了个陆垚来败坏陆家的门声,真是让人不胜唏嘘啊。” 这越说苏轼越不解,陆垚虽然性格有些活脱吧,是真的有才啊!如此有才的人应该是光耀门楣才是。 他辩驳道:“欧阳伯父可是有什么误会,陆垚并没有您说的那么不堪。” 欧阳修摇摇手说道,“贤侄初到汴梁所以不知其名声也属于正常,便是你现在去到街上问上一两个人,他都能说出两三件陆垚曾经干过的坏事。” 苏轼明白了,他再去怎么解释欧阳修也不会改变他的主观思想,接下来只能曲线救国。 “伯父请看诗词。”苏轼又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放在了欧阳修的案前。 欧阳修疑惑,刚才苏轼不是将他的诗词呈上过一份吗,怎么现在又拿出一张,难道是之前漏拿了? 不管怎么欧阳修还是仔细地看了。 读到最后一句之后,欧阳修拍案叫绝,“子瞻你当真写得好啊,这两首词比之前呈上的几首更加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两首词都是写得梅花,每一首都能体会出梅花不同的韵味,当真是好词。” 苏轼微微一笑,他要的效果到了。 昨夜他回来之时,就将陆垚所作的两首词写到了纸上,好词需要细细读才行,没想到今天居然起来作用。 苏轼拱手说道:“这两首词并非是轼所作,而是另有其人。” “哦?”欧阳修有些惊讶,“莫非这汴梁城之中又来了一位大才之人,若是子瞻有暇不妨将此人请进府中,我看看到底是哪位后俊晚辈能写出这等好词。” 欧阳修细细将这两首和苏轼之前的诗词作了比较,果然文风略有不同,也才确定了这两首并不是苏轼所写。 “其实这作词之人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