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殿前御史 第107节 (第2/5页)
是后来,火光冲天,湖面透亮。我在枯梅枝下找到舒之,他竟醒过来告诉我说,却愁在光晔楼内饮鸩自焚。却愁,那时就已薨逝。”赵令彻动作轻微,转眼看向悠悠灯火照亮的她:“他们说,你是慈航真人、观音大士。托胎转生,慈悲仁德。” 信她饮鸩自焚,信她神佛转生。 因她从来喜怒分明、不欺不伪。 他的左手向身侧摸索,动作迟滞,许久才抓到早早摆在身旁的国玺。 “但愿神佛慈悲,普度众生,化解天劫。” 他抓起国玺,勉力向外递出。 “子兰无辜,盼善待之。” 咚。 国玺坠地,沿丹陛滚落,在她脚前停住。玺印的一角裂开,掉下块碎玉。她拾起碎玉,抬头看向龙椅。赵令彻的姿态是从未有过的怠懒,依靠着龙椅扶手,倦倦合眼,自此再不醒来。 四名御医分别验明正身。 “怎么死的?”她问。 “面生红疮,口鼻沁血,是吞毒而亡。” “这样也好。” 多年战乱随着赵令彻身死落幕。 不久,朝野议论不休。 文官集团言赵令僖虽曾被立为储君,但后遭宗室除名,其又是女身,女身称帝,亘古未有。再者赵令彻虽无子嗣,然前废太子赵令律育有一子,尚在人世,依礼法可继位登基。 追随赵令僖征战四方的诸军众将,则说帝位当以能者居之,辛娘等人更是直白,道如今是千军万马打出来的改朝换代,当以拳头为准,懒得与这些迂腐文官论什么正统礼法。 最终是赵令僖亲自往香安寺,将已剃度皈依的赵子谌带出。经礼部议定,更名赵结,于宗族玉牒中落笔,记为赵令僖长子。双方各退一步,争议方才平息。赵令僖即位,册立皇长子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