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伐蜀计划 (第3/4页)
重声望的时代,资历尚浅的曹爽是很难服众的,在丁谧等人的撺唆之下,曹爽起了伐蜀的念头。 现在魏国想要对外作战,也就是两条路可以选择,伐吴还是伐蜀。 在曹爽看来,伐吴的难度较大,还是伐蜀比较靠谱一点。 三国之中,魏国实力最强,吴国次之,而蜀国最为暗弱,尤其是诸葛亮穷兵黩武屡次进犯,搞得蜀国兵疲民贫,实力大跌。 而吴国则是占据水乡之利,坐拥长江天险,魏主曹丕曾数度亲征,都无功而返,魏国在没有强盛到可以压制东吴水军的力量之前,是无法轻易能战胜吴国的。 所以,老太太捡筛子——专挑软的捏,曹爽把立威的目光,投向了西边的蜀国。 这些年来,魏蜀之间战争不断,不过大多数都是蜀国主动挑起来的,魏国的伐蜀作战,却是屈指可数。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还是魏太和四年,明帝曹叡派遣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统兵十万兵分两路,进攻汉中。不过不巧的是,大军刚走到半路,就遇到了连绵的大雨,道路阻隔,兵不能行,所以最终是未接一战,潦草撤退。 所以伐蜀作战,其实魏国是没有多少经验可循的,但在曹爽的想法之中,伐蜀还是要比伐吴容易一些,毕竟蜀国所倚仗的是,是山川之险,魏国只有派遣足够的人马,就足以踏平蜀国了。 很快,伐蜀的计划就摆上了朝廷的议事日程,但却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