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明朝那些事儿(中) (第5/8页)
罪。”足见此案杀戮之重! 不过,其中被杀得最多的并不是“官”,而是“吏”。在古代,“吏”只是官府里打杂的办事人员而已,又称为“小吏”、“吏员”,相当于后世公务员之“科员”和“乡级”以下干部,小到没有品秩,没资格享受朝廷奉碌,但却承受着上级领导(县官)们派发的任务,因此手中有一定的权利,能合情合理地压榨和剥削老百姓。 朱元璋之所以大开杀戒且主要刑杀中央六部官员和各地小吏,而不是刻意刑杀地方的中下层官员,是因为若把各地官员也杀光了,那还有谁来替他维护各地的封建统治?国家也无法运转,至少没人办案了。 所以,整个“郭桓案”中,被杀的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以“富户”为代表的所谓“普通老百姓”,因为他们与各地“县令”(“知县”)、“州府”(“知州”)等官员串通一气,凭借自己“乡绅豪族”的身份,拿着鸡毛当令箭去行驶“官府小吏”的职权,将朝廷的巨量税收往社会底层的贫苦百姓身上转嫁,逼得百姓走投无路而暴动。 结果,这一通瞒上欺下的cao作下来,让朱元璋大怒,一声令下导致数万人入狱受刑后被杀,百余万人被没收财产后遭到流放,比如把南方人流放到东北地区,把北方人流放到岭南琼岛,江浙人则被流放到西域,而陕甘宁边区的犯人尤其是“西番”(青海)者,则被流放到东海岛屿如“琉球”、“东番”(台湾岛)上。 其实,朱元璋办理“郭桓案”从表面上看起来透露出一种“天真”和“可笑”,看似以为朱元璋坚持认为“六部”官员集体贪污腐败,必须将其“脏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