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9章:明朝那些事儿(上) (第4/8页)
,主要成分为“蒙脱石”,是含有大量硅、锌、镁、铝等矿物一种“粘土”,吃后有“饱腹”的感觉,能立刻缓解“饥饿”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晾干后还可以通过高温来烧制成“瓷器”。因此,“观音土”之所以被当作白面的替代品,是因为它确实可以极少量的食用,但决不能多吃多! 只不过因口感粗燥和苦涩,直接吃土会很难下咽。于是,有的人家会混入一点淀粉,将其做成了口感稍好的“土馍”。即便“土馍”很难消化,但它却能带来饱腹感。对于饥不择食的灾民来说,只要能填饱肚子,好坏都不是最重要的。然而,“观音土”毕竟不是“碳水化合物”,无法被人体分解和吸收,故不能当成食物。 因此,灾荒之年,人们吃着吃着就发现,少量吃土会身体浮肿,多吃则肚皮肿大如石,最后被活活憋死,因为消化不了。无论饿死还是憋死,摆在灾民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放眼望去,能吃的只剩下人rou。 于是,走投无路的人们就开始卖儿鬻女,开始卖身卖rou,开始“易子而食”,让古代的人类道德崩坏到了极点,而“菜人”集市就此形成,甚至还得到了官府的承认,因为官府也无力解决天下灾民的吃饭问题。 “菜人”被买卖、奴役后,就会像猪、狗、牛、羊等牲口动物一样被宰杀、蒸煮,最后还被买家分而食之。但是,即便是价格上连猪狗不如的“菜人”,也不是谁都能当的,因为想要成为“好口味”,还得有资格! 一等“菜人”是小孩,因为孩童尤其是婴儿的rou嫩而易煮,吃起来爽滑细腻又可口,故被称为“和骨烂”;二等“菜人”是年轻的女子,因为其皮rou较为细嫩,且出汗少又无异味,比羊rou还好吃,故被称为“不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