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89章:明朝那些事儿(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9章:明朝那些事儿(上) (第1/8页)

    上回讲到崇祯帝朱由检运转“佛门他心通”后,准确把握住在场众多匠人之心理,知晓“户籍制度”局限。

    从这些人内心深处的欣喜若狂与尽力遮掩的恐惧和无奈中,朱由检通过“佛法”窥探人心,掌控人性。不过,在古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普遍对“仁义礼智信”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绝缘,只想活着。

    活着就离不开衣、食、住、行,而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百姓来说,食物永远排第一位,因没有东西吃就会饿死,而穿衣服、住山洞、行走迁徙等还得排在解决“吃饭”之后,但大疫、饥荒灾年怎么过?

    灾荒之年如何活命?就从明朝普通下层百姓的一些骂人话中可以看出端倪,比如“菜货”、“菜瘟”、“瘟货”等粗话都带有“食物”或“牲口”的语言信息,说明人的身份、地位一旦低到不能再低,就只能做“菜人”。

    所谓“菜人”,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挺文雅,以为是善于做菜的人?或善于种菜的人?但事实相反!因为“菜人”其实就是被别人拿来当作“下酒菜”的“人”,因为“翻开历史,里面满篇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菜人”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要追溯至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献祭仪式,也就是本部落把敌对部落的俘虏抓来当作牲口献寄给“祖先”或“神灵”。后世有人认为是外星爬虫类的“蜥蜴人”在cao控地球人类崇拜自己。

    到了夏、商、周时期,被献祭“人”主要是战争中的奴隶,在奴隶主或入侵中原的游牧民族军队眼中,已被当作“两脚羊”来随意买卖,分而食之,比如“五胡乱华”时期的“羯族”,就特别喜欢吃汉族小孩和女人。

    虽说最早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