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45节 (第1/5页)

    而在与国王一同接待的人群当中,一批僧侣贵族站在最前面。

    后世学过高中历史的都知道,这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在如今的公元11世纪中叶,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印度教早就生根发芽。

    这个宗教前身为婆罗门教,产生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当时我国甚至还处于商朝灭夏朝的时期。

    随后古印度千年文化当中,佛教与耆那教也渐渐诞生。

    然而印度统治阶级却不断打压佛教和耆那教,积极推广印度教,最终让印度教成为如今印度半岛最大宗教。

    原因也很好理解。

    就像儒家更适合统治阶级统治一样,印度教这套种姓制度的理论也十分适合统治阶级,帮助他们维护统治。

    只是区别在于东方帝国讲究君权天授而不是君权神授,所以君权不受宗教束缚。

    而印度和西方基本上都是君权神授。

    如基督教、印度教的主教、僧侣地位远远高于国王,虽然只是名义上,却也足以证明西方当时的封建思想比东方更为严重。

    因此此时朱罗王朝以婆罗门为代表的布里哈迪斯瓦拉寺庙长老僧侣,以刹帝利为代表的国王权贵,就成为了两大迎接大宋使节团的集团。

    他们站位泾渭分明,僧侣们人少但却站在了队伍最前面,双手合十,穿着简单的僧袍,脸上露出祥和的表情。

    大臣们则穿着华贵的服装,头上还包裹着布巾,非常严肃地站在一旁。

    众人进入王宫之内。

    王宫里面倒是颇为繁华,但尴尬的是他们没有桌椅,只有绳床。

    并且绳床也不是谁都能坐,只有国王和僧侣能坐,形状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