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77节 (第1/7页)

    怀古圣手刘禹锡也不由得感慨:“此三句写赤壁景色,给人以惊心骇目之感啊!”

    北宋。

    欧阳修对这几句词赏玩再三,眼中的赞许几乎快要实质化:“乱石直插云霄,惊涛似欲将堤岸拍裂,两相激荡间卷升起雪堆似的浪朵无数,起起落落忽隐忽现,当真是蔚为大观。苏老泉这个儿子,真是让人眼馋得很呐!”

    梅尧臣亦是赞叹:“莫说是词,便是诗家也难有此等笔墨。”

    想到先前颇为盛行的白体、西昆体、晚唐体,梅尧臣便不由得感叹,这三家侵占宋初诗坛,如今看来却无一首可与课前出现的苏轼那篇《自题金山画像》媲美,梅尧臣开始眼红了,苏轼怎么不多写几首诗啊!

    南宋。

    辛弃疾赞道:“苏学士之词,确如前人所言,须关西大汉,执铁板高唱,非如此,不足尽磊落之气。”

    陈亮颔首,又忍不住打趣:“你的词风也颇为豪放,不知又该谁来唱。”

    辛弃疾大笑:“我之词,该是披甲锐士,执长剑矛戟,唱烈烈秦风!”

    “好!”陈亮拍案叫绝,“好气魄,便让我先做这个拔剑的锐士!”

    他铿的一声抽出桌上的长剑,拔剑而歌:“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他唱的是那首的《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辛弃疾向他举酒,知交心事,尽在不言中。

    一句提问激起了各大时空解诗的热情,无数苏轼的粉丝和在这里被他圈粉的人都不吝于自己的溢美之词,但也有人提出异议:

    “日前我曾慕名往赤壁游览,并未见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景,东坡辞赋微夸焉。”范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