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86节 (第3/7页)

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都是一瞬不存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但若是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呢?长江永恒,明月常在,人皆长久,又有什么好悲伤的?

    大家觉得这个变与不变的理论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不就像辩证法嘛!一分为二来看待,马哲果然深植于我们的文化土壤。】

    “她说,什么哲?”李世民觉得自己没听清。

    “回陛下,似乎是马哲。”长孙无忌答道。

    李世民微一颔首:“鲁韦昌马,这个马应该是一个姓?”

    孔颖达博学通达,将水镜里的话琢磨了一遍,沉吟着开口:“哲,知也,才见超绝谓之哲人。辩证法,想来应是那马姓哲人的学说?”

    就是听后辈的意思,这个马姓哲人似乎在后世相当家喻户晓,否则她也不会默认听书的学子都知道辩证法。

    一门学说而能如此深入人心,想起先祖孔圣周游列国而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情状,孔颖达眼中闪过一丝向往,后世真是治学之胜地啊!

    吴中。

    张若虚听着那句子,忽然想起自己见惯了的江月风花。百代殊隔,明月恒久,眼前这轮明月见惯了千古风流,复又照着他,而那苏轼看的,焉知不是这轮明月?他忽然淡淡笑开: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何尝不是,千里共婵娟?”

    中唐。

    李贺微微抬头看着水镜,他的脸已经消瘦得可以现出高高的颧骨,眸子是一贯的黯淡忧郁: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如此吗……?”

    病态的嘴唇嗡动着,他神态若有所思。

    【苏轼接着举例,他说天地之间,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