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 (第4/4页)
作用了。 清朝规定,皇子六岁(虚岁)开始读书,而正好承祜六岁虚龄是康熙十二年,那是他重生的一年后,这一年他刚好出痘,也刚好身体虚弱,三天小病五天大病,把康熙和赫舍里担心得头发都白了,而正好这个时候一个不长眼的御史出来说什么皇子六岁该入学就傅,康熙看着病得似乎要挺不过去的孩子,大笔一挥,改规定,从今往后皇子六岁(实龄)读书。而那位触到疼爱孩子的父亲霉头的御史的下场,咱在这就不提了。 再来,其实按正史上来说,康熙二十六年之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皇子教育,皇子都是在各自居所读书,就好像胤礽的读书处最先为毓庆宫内;之后,康熙亲定皇太子读书处为畅春园无逸斋,而被誉为“皇子学校”的上书房则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七日,康熙当着皇太子、四位年长皇子、内大臣、侍卫及大学士明珠等人之面,对胤礽的老师达哈塔、汤斌等人论及皇太子的教育问题而建立出来的。 而因为承祜这只大蝴蝶,康熙很早就开始考虑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上书房也被早早的设立出来,而原本的太子读书处无逸斋也改为皇子读书处。 虽然上书房被提早建立,但是并没有改变清朝皇子读书辛苦,负担沉重的现状。现年已经十二岁的大阿哥承祜在被读书制度折磨了六年后,终于觉得是时候反抗了。 承祜看着每天在迷糊中被挖起来,还睡眼惺忪的保成,还真是心疼的不行,好吧,这其实才是他想改革皇子学制的重要原因。 既然是为了保成,承祜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