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2 (第4/4页)
三月后,安海城县令献上新式晒盐法,可节约制盐成本八成以上,登时轰动朝野。 毕竟,盐业一向由官府控制,关乎千家万户,绝不是普通买卖。 这种新式晒盐法一出,只要是沿海,但凡有滩地的,都能取海水晒盐,不用伐木,不用力工,实在是利国利民的良法。 朝廷这边还在斟酌着要给安海县令什么嘉奖呢,八月台风来袭,周边数县损失惨重,平民百姓死伤成百上千,只有安海城因新修了海堤,又加固了城内民房,受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立此大功,安海县令升任知府。 而守门小官宋城,也因为出力不少升了职,成了知府衙门里的幕僚。 到了这会儿,朝中精明的才算回过味来。 敢情贬官只是借口,是太后娘家宁家看中了宋城那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的脑袋啊! 不过即使宋城不再守门了,地位也有所上升,在一些人眼里看起来,那也还是远远比不上在京城当个小书吏的。 比如说玉鸾郡主,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改嫁,是梁国公府的嫡幼子。 虽说那位是个死了媳妇的鳏夫,膝下还有一儿一女,但玉鸾郡主不也带了个儿子吗? 玉鸾郡主倒也狠,不单自己嫁了过去,把儿子也改姓了梁。 而那宋家却是当个没事人一样。 不知情的只啧啧称奇,觉得还是郡主的权势大,压得破落户宋家连亲孙子的归属都不敢多说一个字。 有知道点内情的就微笑不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